首页

诗蔓女王踩踏

时间:2025-05-29 10:05:31 作者:国企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室凝心聚力 点燃“智力引擎”助推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19566

  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孙国根 陈静)记者18日获悉,在2024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论坛暨真菌感染病检验诊断学术沙龙上,知名传染病学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和美国丹纳赫集团医学部首席医学官汤一苇教授荣获“中美华人微生物感染学术交流终身成就奖”。

  汤一苇表示,两国民间学术交流可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希望未来有更多合作机会,共同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教授代表翁心华领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和美国丹纳赫集团医学部首席医学官汤一苇教授荣获“中美华人微生物感染学术交流终身成就奖”。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教授代表翁心华领奖。(孙国根摄)

  据悉,本届论坛设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力建设、微生态与细菌感染、真菌与结核感染和微生物分子诊断四个专题,18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逾300名专家线下出席论坛,万余人线上参与。

  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刘晓琳教授在题为“2023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分析”的报告中指出: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近两年发展规模较快,成员数量增加明显。通过详细的数据对比,该报告揭示了多个耐药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其中,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再次升高尤为引人关注。她特别提到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检出率上升,尤其在广东省显著增长。针对这些挑战,她希望多部门联动,持续加强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做好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和分析全国、本地区及本医疗机构流行病学数据,重视院感防控,遏制耐药菌的扩大和蔓延。

  在论坛上,在题为“新发传染病大流行与微生物学检验的准备”学术报告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强调,每一次传染病大流行的根源与演进轨迹均独一无二,人类社会无法依赖侥幸心理来应对未来的挑战。他介绍了未来可能引发大流行风险的28个病毒家族及一组细菌,共计1652种病原体,并强调面对未知疫情时,微生物检验作为关键一环,能为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是后续治疗药物研发不可或缺的基石;通过精准、高效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可更好地理解病原体特性,加速治疗方案的探索与优化,为守护人类健康构筑起坚实的防线。

  在题为“微生物感染的床旁/及时诊断和监控”的报告中,汤一苇详细介绍了即时检验在临床微生物学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在快速识别病原体、评估感染程度、指导抗生素治疗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可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窗;他还分享即时检验在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潜力。

  在论坛上,专家聚焦感染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临床实践,分享了他们的前沿医学成果,探讨学科的发展趋势。专家们还针对各个专题设置了讨论环节,与会者就室间质评计划如何规范化和法律化、微生物相关组学技术的临床应用等专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5省份晒“五一”旅游成绩单:京皖创新高 河南揽客遥遥领先

济南8月20日电(记者 孙婷婷)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日照市五莲县汪湖镇万米高新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山坡上时,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发电设施开始运转。伴随着“嗡嗡嗡”的响声,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被转化为“绿电”。光伏板下,刚移栽的黄精吐露新芽。

习近平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和飞虎队老兵

开局经济运行怎么样?中国产能过剩了吗?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详解经济热点,围绕宏观经济形势、投资情况、产能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国务院推动大规模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

视频画报|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高光时刻

金门民意代表陈玉珍回忆自己在北京大学求学的经历时说,认识了这辈子最好的朋友,感受到大陆的年轻人积极向上。“大家今天不管从台湾来或者从大陆各地来,在这里相知相会,相信你们会认识一辈子最好的朋友。”她寄语两岸年轻人在未来多多了解、多多合作。(完)

中新教育丨教育部:将建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一体化系统

本届“草圣”怀素书法艺术周活动还将举办永州市怀素书法研究院第二届会员大会、摩崖石刻采风活动、怀素书法艺术研究座谈会、怀素书法文创征集等系列活动,全力推动怀素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